高速公路資訊網
深色模式
經緯度查即時影像
國道車禍歷史路況影像
關於本站
≡
高乘載管制
即時影像
即時路況地圖
高速公路路況
最新消息
自訂影像
行車速度
警廣即時路況
路況通報
警廣電台
交流道資訊
天氣觀測
ETC查詢
深色模式
最新消息
即時路況地圖
高乘載管制
高速公路路況
自訂影像
行車速度
警廣即時路況
路況通報
警廣電台
交流道資訊
天氣觀測
經緯度查即時影像
國道車禍歷史路況影像
關於本站
鯉魚山泥火山附近的即時影像
旅遊景點資訊
名稱: 鯉魚山泥火山
介紹: 鯉魚山,顧名思義,是由於山形像一隻鯉魚而得名,而在早期,因為鯉魚山的山頂會湧出泉水,所以又有滾水山的別稱。鯉魚山第一次噴發泥漿的時間,據悉遠在百年前的清朝時代,從此以後,則呈現間歇性的噴發狀態,直到民國77年開始,幾乎每年都會噴發一次,甚至連噴發的位置都由山頂移往平原地帶。從地質學的角度來看,由於地底藏有天然氣、油、水、泥漿等物質,當地底的能量累積到一定程度後,即會循著地殼裂縫處衝發出來,剛好鯉魚山位在不穩定的斷層帶上,因此勾畫出噴發泥漿的奇景;而在泥漿噴發的同時,由於夾雜著豐富的天然氣,為了加速氣體燃盡,經過人為點火之後,滾滾泥水常伴隨熊熊火海,以千軍萬馬的氣勢,向上噴發高達數公尺的火柱,更形成壯觀的畫面。近幾年來,泥火山的噴發點都位在皇源聖殿一帶,根據宗教性的說法,這座廟宇是經過神明指示起造的,在皇源聖殿大廳內,即懸掛一幅泥火山噴發時所拍下的「金龍顯化」照片,由此可以看出,這般天然奇景背後已增添一抹傳說色彩;不過說也神奇,泥火山的噴漿孔就距離寺廟不遠處,雖然皇源聖殿在每次噴發時都被滾滾流漿重重包圍住,但廟體結構還是毫髮無傷,未受任何破壞性的影響。泥火山一直處於不定時的噴發狀態,即使無緣親睹「鯉魚山」泥火山噴發奇景,不過火山噴發後留下的噴漿孔與泥漿等特殊地景,還是值得前往一探究竟。
電話: 886-8-7320415
地點: 屏東縣913萬丹鄉(萬丹鄉與新園鄉交界)
Google地圖
資料來源: 交通部觀光署
台27線 72K+000 距離1.7公里 氣溫20.4度
台29線 104K+500 距離2.7公里 氣溫20.4度
台29線 105K+900 距離2.9公里 氣溫19.6度
台88線 東向 15K+766 大發交流道到萬丹交流道 距離3.4公里 氣溫20.7度
台88線 西向 13K+960 萬丹交流道到大發交流道 距離3.4公里 氣溫20.7度
台88線 西向 13K+600 萬丹交流道到大發交流道 距離3.7公里 氣溫20.7度
台27線 68K+300 距離3.9公里 氣溫20.7度
高雄市道路 大寮區-鳳林二路與新厝路交岔路口 距離4.1公里 氣溫19.6度
188縣道 10K+700 距離4.4公里 氣溫20.1度
台29線 100K+450 距離4.5公里 氣溫20.1度
高雄市道路 萬大大橋往西下橋匝道口(北側) 距離4.6公里 氣溫20.1度
高雄市道路 鳳山區-縣188、華中路東南角 距離4.6公里 氣溫20.1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