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速公路資訊網
深色模式
經緯度查即時影像
國道車禍歷史路況影像
關於本站
≡
高乘載管制
即時影像
即時路況地圖
高速公路路況
最新消息
自訂影像
行車速度
警廣即時路況
路況通報
警廣電台
交流道資訊
天氣觀測
ETC查詢
深色模式
最新消息
即時路況地圖
高乘載管制
高速公路路況
自訂影像
行車速度
警廣即時路況
路況通報
警廣電台
交流道資訊
天氣觀測
經緯度查即時影像
國道車禍歷史路況影像
關於本站
配天宮附近的即時影像
旅遊景點資訊
名稱: 配天宮
介紹: 配天宮創建於康熙26年,據說有位東石半月庄人士,林馬,篤信媽祖,每年均遠赴外地的媽祖廟參拜,由於旅程十分艱辛,因此這年他決心自湄州迎回媽祖神像在自家中祭拜。迎回神像的回程,林馬經過朴子溪南岸朴樹下的茶棚,便歇腳休息,而附近居民得知此事,商請停留幾天,讓民眾可以參拜媽祖,可是數日後,當林馬欲啟程返家,神像卻變得沉重無法移動,擲筊問卜之下,神明表示永遠鎮守在此,於是民眾隨即搭建小廟祭祀;剛好廟旁有棵樸樹,所以作為廟名,稱作「樸樹宮」。之後聚落以本宮為中心向外發展,故朴子舊稱「樸仔腳」,即是得名於此。<br/><br/>「樸樹宮」後來更名為「配天宮」,原因年代眾說紛紜,根據較可信的說法是:同治4年(1865)重修工程落成時,廟方董事將廟名取意「配享千秋馨香、功參天地造化」而更名。 配天宮由於香火鼎盛,歷年來修建不斷,最早是在康熙54年擴建中殿和拜殿,乾隆、嘉慶乃至於同治年間,約每隔半世紀即進行修建。乃至於日治時期(1915) 的第四次修建,據信是由漳州名師陳應彬主持,採用「對場作」的方式,並首開日本官方之補助台灣廟宇修建之例。二戰後較大的變動有:民國36年重修後殿、新建了鐘鼓樓;民國64~66年興建香客大樓;民國70年改建東西廂房。<br/><br/>元宵節結燈花是配天宮百餘年來最具特色的慶典,起源也和王得祿將軍有關。相傳嘉慶皇帝曾敕賜王將軍,可自行在府內舉辦花燈盛典供年邁的兄嫂觀賞,後來王將軍將燈花移至配天宮,藉此祝賀媽祖,且供民眾欣賞,燈會便成為本宮的元宵節傳統。 建築簡介: 配天宮的建築配置大致呈「囬」字型,和一般廟宇一樣,中軸線上的空間最為尊貴,依次是最華麗的三川殿、最高大的正殿和後殿,也是主要的祭祀場所。最左右側是廂房,作為辦公室等空間。正殿的兩邊設置鐘樓、鼓樓,以突顯華麗的屋頂線條。 建築特色: 配天宮採用「對場作」方式重修。當時請兩組匠師以中軸線為界,各自施作左、右側,以達到競技、省時的目的。所以站在三川殿中央往屋頂一望,可以發現左右兩邊的木構件和雕刻,都不對稱,就是兩組匠師各顯神通的成果。
電話: 886-5-3792954
地點: 嘉義縣朴子市開元路118號
Google地圖
資料來源: 交通部觀光署
台19線 82K+950 朴子市文化北路312號 距離0.5公里 氣溫23.4度
台19線 85K+353 嘉義縣朴子市中央公路 距離1.7公里 氣溫23.4度
台82線 東向 9K+500 東石交流道到朴子交流道 距離1.9公里 氣溫23.4度
台82線 東向 11K+000 朴子交流道到祥和交流道 距離2.0公里 氣溫23.4度
台82線 東向 7K+770 東石交流道到朴子交流道 距離3.3公里 氣溫23.4度
台82線 西向 13K+090 祥和交流道到朴子交流道 距離3.3公里 氣溫23.4度
台82線 西向 6K+300 朴子交流道到東石交流道 距離4.2公里 氣溫23.4度
台19線 78K+900 嘉義縣六腳鄉農會南下路側 距離4.5公里 氣溫24度
台82線 東向 14K+814 祥和交流道到鹿草交流道 距離5.1公里 氣溫24.1度
台82線 東向 4K+600 東石交流道到朴子交流道 距離5.8公里 氣溫21.9度
台82線 西向 16K+184 鹿草交流道到祥和交流道 距離6.9公里 氣溫24.1度
台17線 118K+683 嘉義縣東石鄉西部濱海公路 距離7.4公里 氣溫21.9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