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速公路資訊網
深色模式
經緯度查即時影像
國道車禍歷史路況影像
關於本站
≡
高乘載管制
即時影像
即時路況地圖
高速公路路況
最新消息
自訂影像
行車速度
警廣即時路況
路況通報
警廣電台
交流道資訊
天氣觀測
ETC查詢
深色模式
最新消息
即時路況地圖
高乘載管制
高速公路路況
自訂影像
行車速度
警廣即時路況
路況通報
警廣電台
交流道資訊
天氣觀測
經緯度查即時影像
國道車禍歷史路況影像
關於本站
關西太和宮附近的即時影像
旅遊景點資訊
名稱: 關西太和宮
介紹: 關西地區在漢人入墾之前,屬於原住民居棲之處。目前關西街區的墾拓約始於乾隆五十八年(1793)由泉州人陳智仁所組成的「連際盛」墾號,當時關西地區稱為「美里庄」。後來連際盛墾號因遭泰雅族人襲擊,而於嘉慶年間放棄該地的墾拓工作,並由衛阿貴承接。衛阿貴承接當地的墾拓工作後,於嘉慶年間成立公館作為課租收穀之地,並將此地改稱為「新興庄」。嘉慶二十五年(1820)衛阿貴的五個兒子合組「衛壽宗」公號,接替衛阿貴的墾戶地位,並於道光三年(1823)將「新興庄」改為「鹹菜甕」,後人雅其名為「咸彩鳳」或「鹹菜硼」,最後轉為使用「咸菜硼」之名。關西太和宮,又稱為三界廟,主祀三官大帝,約於清嘉慶十七年(1812),由當時的墾主衛阿貴所創建,原址位於復興庄。清同治年間由黃台三、黃台貴等人發起修建,位置遷移至今關西分駐所一帶,日治初期被佔為竹北二堡辦務署,後遭日人焚毀。明治三十三年(1900)羅碧玉、陳春隆等人發起新建完竣,並擇遷至現址前方,而改稱太和宮。昭和四年(1929),羅碧玉、黃德洋等人再發起遷建至今址,於昭和六年正式完工。民國五十八年廟宇進行修繕,而成為今日所見之廟貌。
電話: 886-3-5872216
地點: 新竹縣關西鎮大同路30號
Google地圖
資料來源: 交通部觀光署
國道3號 南下 78K+185 關西服務區到關西交流道 距離0.8公里 氣溫16.1度
國道3號 北上 77K+950 關西交流道到關西服務區 距離0.8公里 氣溫16.1度
國道3號 北上 78K+800 關西交流道 距離0.9公里 氣溫16.1度
國道3號 南下 79K+130 關西服務區到關西交流道 距離1.3公里 氣溫16.1度
國道3號 南下 79K+000 關西服務區到關西交流道 距離1.4公里 氣溫16.1度
國道3號 北上 77K+175 關西交流道到關西服務區 距離1.5公里 氣溫16.1度
國道3號 南下 76K+000 關西服務區到關西交流道 距離1.6公里 氣溫16.1度
國道3號 北上 77K+000 關西路段 距離1.7公里 氣溫16.1度
國道3號 南下 76K+000 關西服務區到關西交流道 距離1.9公里 氣溫16.1度
國道3號 南下 76K+000 關西服務區到關西交流道 距離1.9公里 氣溫16.1度
國道3號 南下 76K+000 關西服務區到關西交流道 距離1.9公里 氣溫16.1度
國道3號 南下 76K+000 關西服務區到關西交流道 距離2.0公里 氣溫16.1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