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速公路資訊網
深色模式
經緯度查即時影像
國道車禍歷史路況影像
關於本站
≡
高乘載管制
即時影像
即時路況地圖
高速公路路況
最新消息
自訂影像
行車速度
警廣即時路況
路況通報
警廣電台
交流道資訊
天氣觀測
ETC查詢
深色模式
最新消息
即時路況地圖
高乘載管制
高速公路路況
自訂影像
行車速度
警廣即時路況
路況通報
警廣電台
交流道資訊
天氣觀測
經緯度查即時影像
國道車禍歷史路況影像
關於本站
點選影像畫面切換到全螢幕
台74線 19K+120 潭子交流道到松竹交流道 即時影像
地點資訊
台中市 潭子區
當地氣溫: 15.1 度
日累積雨量: 0.5 mm
相對濕度: 96 %
風速: 0.5 公尺/秒
氣壓: 994.1 百帕
海拔: 158 公尺
經度: 120.707
緯度: 24.2005
其他:
附近的即時影像
加入到自訂清單
連線異常回報
影像來源
交通部公路總局
即時影像附近的地圖
歷史溫度曲線圖
附近旅遊景點
名稱: 潭水亭
介紹: 潭水亭(已有200多年歷史)位於台中市潭子區潭陽里,係為本區信仰中心。於乾隆期年間,有木根觀音,隨水漂流至下潭仔,夜間發亳光;先民便依潭邊在竹林下建一間石頭砌成之小廟,做為供奉之所。嘉慶六年(1801)庄民鑒於信眾漸盛,鳩資在潭邊建亭祀『潭水亭』,即由此肇始。道光四年(1824)翻修,庄民並立匾為記。迨光緒四年(1878)在大埔厝林其中、三分埔林振春的捐資整修並增建拜亭,此後廟貌完整,來往香客絡繹不絕。民國九年水災氾濫,沖壞殿壁梁柱,庄民林瓊彰,傅鍚祺,林溪瓦等人倡議遷廟,並有瓦瑤子林逢源捐地二分充作廟地,於同年四月重建,民國十二年奉天完工。民國五十七年,因該廟瓦頂時常漏水,地方熱心仕紳戴春波,乃倡鳩資重修,善男信女踴躍樂捐及虔心信士吳田慷慨捐獻廟前土地四十一坪作道路、方便信眾及車輛通行,遂同年七月重修擴建,迨民國六十五年冬月落成,民國七十年成立管理委員會。轉眼又過了半世紀,戴主委盡心盡力合眾鳩資,於民國八十年購買廟後民宅十一間,改建成大雄寶殿,於民國九十年完成。原後殿及兩側廂房瓦頂時常漏水,於九十三年成立修建小組,拆除擴建為中殿,保留主殿(觀音殿)成為一罕見的廟中廟型建物,九十六年五月購買廟埕土地160.8坪,於民國九十六年底完工,而有今日廟貌,並在戊子年啓建慶成安龍謝土祈安植福三朝清醮大典。潭水亭擴建專輯 民國94年1月~民國97年7月完工潭水亭特有的廟中廟潭水亭前殿供奉觀世音菩薩,配祀善才龍女,金碧輝煌,開基『水流觀音』也安奉於此。後殿二樓供奉釋迦牟尼佛、藥師佛、阿彌陀佛、文殊菩薩、普賢菩薩、護法韋馱菩薩、伽藍尊者菩薩,兩側供奉十八羅漢及萬佛牆,一樓供奉地藏菩薩及萬佛牆,中殿三樓供奉玉皇大帝,二樓供奉三官大帝、神農大帝、玄天上帝、斗姥星君、南斗星君、北斗星君、六十甲子太歲星君,一樓供奉天上聖母、關聖帝君、註生娘娘、至聖先師、文昌帝君、巧聖先師、城隍爺、司命真君、福德正神、中壇元帥,兩側設會議、辦公室、服務台等。潭水亭廟地廣闊,廟宇建築雄偉,莊嚴弘法利生的道場,結構完整而古意盎然;北端建有綠瓦文化走廊(現已拆除),西南築有古色古香的六角亭,周圍遍植草木,蒼翠宜人,是當年遷廟前潭水亭舊址;如今已成為鄉民心靈寄託、祈福的好場所。文字出處:潭水亭觀音媽廟
電話: 886-4-25362336
地點: 臺中市427潭子區復興路二段89號
距離: 1.09 公里
Google地圖
潭水亭附近的即時影像
資料來源: 交通部觀光署
附近即時影像
台74線
19K+960 潭子系統交流道到潭子交流道
距離: 0.8 公里
即時影像
國道4號
27K+105 潭子交流道到潭子系統交流道
距離: 1.1 公里
即時影像
台74線
17K+980 潭子交流道到崇德交流道
距離: 1.1 公里
即時影像
台3線
175K+350 潭子區中山路合庫潭子分行前(順樁)
距離: 1.1 公里
即時影像
國道4號
27K+000 潭子系統交流道到潭子交流道
距離: 1.1 公里
即時影像
台74線
20K+395 潭子系統交流道到潭子交流道
距離: 1.2 公里
即時影像
台3線
177K+750 潭子區中山路15巷口(逆樁)
距離: 1.4 公里
即時影像
系統訊息
×
確定
系統訊息
×
已收到連線異常回報
感謝您的提供與支持
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