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速公路資訊網
深色模式
經緯度查即時影像
國道車禍歷史路況影像
關於本站
≡
高乘載管制
即時影像
即時路況地圖
高速公路路況
最新消息
自訂影像
行車速度
警廣即時路況
路況通報
警廣電台
交流道資訊
天氣觀測
ETC查詢
深色模式
最新消息
即時路況地圖
高乘載管制
高速公路路況
自訂影像
行車速度
警廣即時路況
路況通報
警廣電台
交流道資訊
天氣觀測
經緯度查即時影像
國道車禍歷史路況影像
關於本站
點選影像畫面切換到全螢幕
國道3號 174K+420 清水服務區到沙鹿交流道 即時影像
地點資訊
台中市 沙鹿區
當地氣溫: 14.8 度
日累積雨量: 0 mm
相對濕度: 69 %
風速: 4.7 公尺/秒
氣壓: 1014.3 百帕
海拔: 138 公尺
經度: 120.59
緯度: 24.2659
其他:
附近的即時影像
加入到自訂清單
連線異常回報
影像來源
交通部高速公路局
即時影像附近的地圖
歷史溫度曲線圖
附近旅遊景點
名稱: 牛罵頭遺址文化園區
介紹: 「牛罵頭遺址」位於臺中市清水區(舊稱牛罵頭)鰲峰山上臺中港特定區市鎮公園原陸軍清水營區內,而「牛罵頭遺址」為臺灣中部地區新石器時代中期文化的代表,並以此地名作為本文化類型的命名,亦為國內第一個「命名遺址」,出土陶器以紅、褐色繩紋陶為主。位在鰲峰山上的牛罵頭遺址文化園區,以臺中最早發現的新石器中期文化代表「牛罵頭遺址」所在地命名,地底下蘊藏不少的文化層堆積,地面上也歷經不同時期的更迭。「牛罵頭」為臺中清水區的舊稱,源自於平埔拍瀑拉族(Papora)的聚落牛罵社(Gomach)音譯而來,園區規劃兼具保存文化資產與展示教育的用途,不僅展出文化遺址介紹、出土文物典藏、考古挖掘方式等讓大家認識臺灣中部地區過去人類的生活面貌與拓墾歷程,還有日治時期神社留下來的遺跡以及原軍事營區的建築設施設置在其中,是一處蘊藏豐富歷史文化意義的空間。四千多年前的史前時代,「牛罵頭遺址」所在地孕育保存了「牛頭罵文化」、「營埔文化」、「番仔園文化」等文化層的遺跡,並與南部「牛稠子文化」也有往來關係,相互影響發展。拍瀑拉族人原在此漁獵游耕生活,直到十七世紀中葉以後,陸續受到荷蘭人統治以及明清時期的大量漢人移入開墾,改變了他們的生活方式與傳統文化。1895年進入日治時期,日本人先行在此地闢建運動場,因環境優美,而後興建「清水神社」,為政教合一的日本精神代表,也是做為控制殖民地人民信仰的工具。臺灣光復以後,此處改為陸軍砲兵部隊清水營區,因後來營區裁併土地歸還臺中市政府,牛罵頭遺址在多位學者專家建議之下,被列為市定遺址並活化空間,規劃為牛罵頭遺址文化園區。園區入口處,可見一座陶器標的物,象徵了距今約四千五百年至三千年前之間,以紅、褐色繩紋陶為主要代表的牛罵頭文化。進入園區內,原營區的軍事屋舍被轉作為展館空間所使用,外牆上還清晰可見營區編號,見證了過往的歷史歲月,然而日治時代的清水神社,在臺灣光復以後被民眾及國軍摧毀、拆除,現今僅剩下少許遺跡如司令台旁的一對石獅、照明參拜道的石燈籠底座,以及部份的護欄,可供回想當年神社的風采。另外園區設有景觀台可飽覽清水區景色,鄰近後參道也可體驗往昔參拜神社的路徑,是一處寓樂於教適合假日親子出遊的好場所。►相關場地使用管理辦法可參考官網附件下載區。
電話: 886-4-22290280#307
地點: 臺中市436清水區鰲海路59號
距離: 1.00 公里
Google地圖
牛罵頭遺址文化園區附近的即時影像
資料來源: 交通部觀光署
附近即時影像
國道3號
173K+382 清水服務區到沙鹿交流道
距離: 1.0 公里
即時影像
台10乙線
4K+490 清水區中清路台中航空站出口前(順樁)
距離: 1.4 公里
即時影像
國道3號
175K+942 清水服務區到沙鹿交流道
距離: 1.5 公里
即時影像
台10線
7K+245 沙鹿區中清路七段國3沙鹿交流南下出入口匝道口(逆樁)
距離: 1.8 公里
即時影像
國道3號
172K+340 清水服務區到中港系統交流道
距離: 1.9 公里
即時影像
國道3號
172K+340 清水服務區到中港系統交流道
距離: 1.9 公里
即時影像
國道3號
172K+300 清水服務區到中港系統交流道
距離: 2.0 公里
即時影像
系統訊息
×
確定
系統訊息
×
已收到連線異常回報
感謝您的提供與支持
確定